线切割机床贮丝筒排丝的两端距离分析
线切割机床的贮丝筒排丝的左右两端应留有3~5mm的余量,同时应保证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排丝间距3~5mm的空隙,以防行程过头和夹丝导致断丝的发生。丝架的高度根据工件的不同高厚度进行调整。
一般以上丝架到工件上表面距离10~20mm为宜。电极丝垂直度的校正可采用透光法、放电校正法,一般使用后一种。如遇加工要求精度高或表面已作抛光处理的工件时,分中或找起点宜采用万用表电阻碰丝的办法。将万用表置于测量电阻档位,电笔任意一极与机床根本工作台面上的正极相接,万用表电笔另一极与工件相接,然后缓慢摇动机床X或Y坐标的任意一个,密切注意万用表的指针或数字变化,多试几次,然后刻度归零,如是分中则须再摇至另一端,须注意与前一端的指针或数字须一样。找起点时则须注意电阻值越小越好。加工前应当检查电极丝是否抖动,如抖动应先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后再进行加工。在校丝后开始切割前应注意电极丝是否与工件接触,如接触或不确定是否接触时应当先关掉高频,再启动水泵电机,最后启动运丝电机,否则极易烧断电极丝。
7、导轮与轴承为高速度运动的部件,每分钟转速在7000转以上,且由带有被熔化和汽化所产生的微粒的工作液在加工时会渗入轴承,导致磨损。
使导轮产生径向或轴向跳动,从而影响到工件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导轮如正常使用一般其寿命为3~6个月(按每天8小时计算),如切割出来的工件表面出现锯齿形波纹(高中速线切割所切割出来的工件的表面有三种纹路。线切割机床的贮丝筒排丝的左右两端应留有3~5mm的余量,同时应保证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排丝间距3~5mm的空隙,以防行程过头和夹丝导致断丝的发生。丝架的高度根据工件的不同高厚度进行调整。
一般以上丝架到工件上表面距离10~20mm为宜。电极丝垂直度的校正可采用透光法、放电校正法,一般使用后一种。如遇加工要求精度高或表面已作抛光处理的工件时,分中或找起点宜采用万用表电阻碰丝的办法。将万用表置于测量电阻档位,电笔任意一极与机床根本工作台面上的正极相接,万用表电笔另一极与工件相接,然后缓慢摇动机床X或Y坐标的任意一个,密切注意万用表的指针或数字变化,多试几次,然后刻度归零,如是分中则须再摇至另一端,须注意与前一端的指针或数字须一样。找起点时则须注意电阻值越小越好。加工前应当检查电极丝是否抖动,如抖动应先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后再进行加工。在校丝后开始切割前应注意电极丝是否与工件接触,如接触或不确定是否接触时应当先关掉高频,再启动水泵电机,最后启动运丝电机,否则极易烧断电极丝。
7、导轮与轴承为高速度运动的部件,每分钟转速在7000转以上,且由带有被熔化和汽化所产生的微粒的工作液在加工时会渗入轴承,导致磨损。
使导轮产生径向或轴向跳动,从而影响到工件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导轮如正常使用一般其寿命为3~6个月(按每天8小时计算),如切割出来的工件表面出现锯齿形波纹(高中速线切割所切割出来的工件的表面有三种纹路。
线切割机床的贮丝筒排丝的左右两端应留有3~5mm的余量,同时应保证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排丝间距3~5mm的空隙,以防行程过头和夹丝导致断丝的发生。丝架的高度根据工件的不同高厚度进行调整。
一般以上丝架到工件上表面距离10~20mm为宜。电极丝垂直度的校正可采用透光法、放电校正法,一般使用后一种。如遇加工要求精度高或表面已作抛光处理的工件时,分中或找起点宜采用万用表电阻碰丝的办法。将万用表置于测量电阻档位,电笔任意一极与机床根本工作台面上的正极相接,万用表电笔另一极与工件相接,然后缓慢摇动机床X或Y坐标的任意一个,密切注意万用表的指针或数字变化,多试几次,然后刻度归零,如是分中则须再摇至另一端,须注意与前一端的指针或数字须一样。找起点时则须注意电阻值越小越好。加工前应当检查电极丝是否抖动,如抖动应先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后再进行加工。在校丝后开始切割前应注意电极丝是否与工件接触,如接触或不确定是否接触时应当先关掉高频,再启动水泵电机,最后启动运丝电机,否则极易烧断电极丝。
7、导轮与轴承为高速度运动的部件,每分钟转速在7000转以上,且由带有被熔化和汽化所产生的微粒的工作液在加工时会渗入轴承,导致磨损。
使导轮产生径向或轴向跳动,从而影响到工件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导轮如正常使用一般其寿命为3~6个月(按每天8小时计算),如切割出来的工件表面出现锯齿形波纹(泰州线切割所切割出来的工件的表面有三种纹路。www.tzskjc.com



联系QQ:1760724408
网 址:www.tzskjc.com
电 话:1770526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