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走丝速度和产生条纹的原因
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电极丝走丝速度分析:高速电火花线切割与低速电火花线切割的最直观区别体现在走丝速度方面,但在采用洗涤性良好的工作介质后,高速电火花线切割的走丝速度是完全可降低的。
高速电火花线切割电极丝的高速运行有助于工作介质的进入与蚀除产物的排出。以往通常认为采用这种冷却方式主要是因放电间隙较窄,工作介质不能喷入所致,实际上根本原因还是因采用乳化液时,放电后产生大量的含碳蚀除产物形成的胶体状物质粘附在切缝内使得工作介质不能喷入所致,因此只有通过增大走丝速度来降低电极丝停留在工作区域的时间,同时提高蚀除产物的带出量。从图1可看到,对于在切缝出口处堆积着粘性胶体状物质的情况,单纯靠增大走丝速度来提高加工稳定性及切割效率的效果其作用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何以住高速电火花线切割丝速增加到10m/s后切割效率并未再继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但对于使用水溶性工作液而言,在实际切割过程中,走丝速度可大降低(试验条件:切割厚度30mm,材料Cr12淬火),在走丝速度为5m/s以上条件下,切割效率基本不变。因此选用水溶性工作液切割时,走丝速度将可大幅度降低,由此可提高传动导轮、轴承和导丝器的使用寿命,提高走丝系统的精度。如喷液的条件进一上改善,丝速还可进一步降低。
线切割机床在一次切割后的表面加工条纹中有一种因电极丝往复换引起的明暗条纹,俗称“水纹”,这种“水纹”对表面质量不会有影响,只是不美观而已,真正影响质量的是贯穿条纹,这是不能接受的。产生贯穿条纹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同的原因形成不同形状的条纹,如果是一次切割,贯穿条纹会清晰可见,如果采用多次切割虽然有可能表面很光滑,但是当用油石或砂纸研磨后仍会出现周期性贯穿条纹,这同样是第一次切割时的贯穿条纹引起的,由此可见消除第一次切割的贯穿条纹是非常重要的。
1.1 用厚度为30~40mm的普通碳钢切割一个8×10的 方(x=8,y=10),请注意:横向为X向,纵向为Y向。用2~2.5A的高频能量切割。
1.2 观察条纹情况,一般情况下,只要X向有贯穿条纹,绝大多数情况是主导轮装配质量引起的,如果X方向出现U型条纹,而这时Y向加工面同样也有U型类条纹,则说明是电极丝张力过大引起的,由此可见X向出现贯穿条纹丝可能性要小的多,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导轮和轴承质量,以及装配质量合格,X向加工面的贯穿条纹是容易解决的。
1.3 如果先使用大直径电极丝,又使用小直径电极丝,X向也易出现贯穿条纹,这是因为导轮V型槽底部半径已磨损变大,再用小直径电极丝后V型槽不能对电极丝导向,引起的这时电极丝在快速运动的同时还会出现微量的滚动。条纹丝基础上,才能在解决Y向条纹。Y方向贯穿条纹是中国线切割机床的普遍现象,其根源就在电极丝的张力控制上。
2.1 线切割加工 V型条纹的产生
①.当安装电极丝和紧丝时张力控制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在丝筒的全行程上,张力在从大到小地变化,这种张力的变化靠“手感”是不易感觉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切割,Y向加工面肯定会产生V型条纹。
②.还有一种情况,当新装好电极丝时,没有V型条纹,可是加工一段时间后(2~5小时)就会出现V型条纹,这是因为机床的导轮,导电块对电极丝形成阻尼而使电极丝在丝筒的全行程中出现张力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丝松,丝紧”现象,严重时“手感”是能感觉到的。
2.2 U型条纹的产生
①.一种情况是在丝筒的两端接近换向的位置电极丝太松,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将丝筒行程限位块向中间移20mm,缩短丝筒行程再切割,如果U型贯穿条纹消除,说明原因判断准确,如果仍有U型条纹,则还有另一种原因如下。
②.这时的U型条纹为放电瞬间条纹,它与第一种U型条纹的区别是虽是U型条纹但非常细小,这种放电瞬间条纹与机床共振有关,但是引发的原因是电极丝的张力过大,也就是说,还是因为操作者在装电极丝时没有达到要求而引起的。
2.3 线切割机床L型条纹的产生
①.一是由于1.3原因造成的。
②.也可能是丝筒的机械故障引起的,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旧机床上。检查方法如下:
a.检查丝筒,移动的直线度允差0.02,即可判断V型导轨的导向性能。
b.双手抱住丝筒上下摇动丝筒,检查丝筒轴承是否有磨损间隙。www.tzskjc.com



联系QQ:1760724408
网 址:www.tzskjc.com
电 话:17705265918